贝多广: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不是要让农民留在村里,是乡村的城镇化

凤凰网财经讯 第四届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于5月30-31日在上海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可持续未来”。 5月30日,“凤凰网财经午餐会”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凤凰网财经联合主办,活动汇聚了多位知名学者、专家,共同探讨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31日,IFCII秘书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与凤凰网财经做了深度对话,详细解读了“如何共建可持续未来”、“普惠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等问题。

IFCII秘书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

贝多广表示,“共建可持续未来”包含三个层次,共建、可持续、未来,但核心还是共建。以ESG来说,需要所有参与方或利益方共同协作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共建的概念。”

公益慈善基金也是共建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体现,“目前,我国的慈善停留在捐款阶段,多种因素导致了慈善基金没有动力去做投资,也不擅长投资。但是,世界范围内的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或者是现在最热门的ESG投资,背后都有公益慈善资本的参与。”

为什么公益慈善资本会如此多的参与到投资领域?

贝多广表示,“因为很多投资要求很高,就是现在常说的‘既要、又要’,既要有公益属性、又要实现商业目标,既有社会价值也有商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的商业资本就会裹足不前,因为不愿意为社会目标买单,而且为社会目标去做的投资也是有风险的。而公益慈善类的资金本身没有商业目标,只有社会目标。如果将两者结合,形成合力就可以同时实现商业目标和社会目标,国际上称之为‘混合融资’。”

“举例来说,比如有一个项目可以解决部分穷人的就业问题,但本身存在风险。纯商业资本可能不愿意投,纯公益资本可能没能力投,如果公益资本与商业资本相结合,由公益资本来承担风险,‘赚了算你的,亏了算我的’,帮助商业资本兜底,那么商业资本就会更愿意投。因为即便投资真的亏损了,也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社会目标。据统计,一块钱的社会资本可以撬动四块钱的商业资本,具有杠杆作用。这样,很多原来难以推进的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就可以往前推了。所以,我们倡导‘共建’这个概念。”贝多广举例说道。

贝多广认为,“共建”的理念和混合融资的形式,对于我国乡村振兴、绿色转型等多个战略都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而这,其实也是普惠金融的一种体现。

他指出,现在普惠金融往往被简化为普惠信贷,但实际上,普惠金融的内涵非常丰富,还包括普惠保险、普惠理财、以及普惠型的创业投资等。“我们在一些地区鼓励建立乡村振兴基金、创业基金等,为返乡的年轻人提供创业帮助。如果在当地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年轻人也没必要背井离乡非要去外面工作。”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不是要让农民留在村里,本质上是乡村的城镇化。乡村居民要出来,但不一定是要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能在县域范围内找到工作或自己创业,这样最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