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48%,水电、水务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

沪指低开0.48%,深成指低开0.74%,创业板指低开1.00%。CRO/CMO、水电、水务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干细胞、快手概念、细胞治疗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0.31%。恒生科技指数跌0.94%。,小鹏汽车跌超4%,腾讯控股跌近1%。医药股大涨,药明康德涨近15%。

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05%。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开盘上涨0.28%。

机构策略:

中信证券:乐观情绪萌芽,聚焦三条主线

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诸多正面因素在积累,各类资金抢跑推动近期中国资产全面修复,乐观的情绪在萌芽,市场已回归常态,建议淡化博弈,配置上聚焦绩优成长、低波红利和活跃主题三条主线。

首先,从近期密集出现的正面因素来看,一是地产政策基调显著变化,产业链困局有望扭转;二是短期内市场步入业绩真空期,一季度业绩预计是全年低点;三是部分行业政策开始聚焦控产保价,改善竞争格局和企业盈利能力;四是出海逻辑被市场广泛认可,打开传统行业成长性和估值天花板。其次,从市场的增量资金结构来看,私募快速加仓和北上交易型资金密集流入给A股带来增量,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外资亚太配置再平衡推动港股行情加速展开。最后,从市场的生态来看,投资者已从过度谨慎的氛围当中走出,IPO正常化也标志着市场回归常态。

中信建投:4月信贷不及预期,高股息策略仍应是银行股投资的主线思路

4月信贷增量及结构均不及预期,充分反映了二季度实体信贷需求明显走弱的趋势。在LPR下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大,但受益于存款成本压降,息差降幅有望小于2023年。资产质量方面,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零售贷款资产质量存在压力,但风险整体可控。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仅靠经济内生式、自发式的企稳有一定难度。期待房地产政策的持续优化和政府开支的适度发力,推动经济呈现更加明显的企稳复苏趋势。

银行板块配置上,宏观经济复苏较缓,银行业基本面继续筑底,银行股投资按照基本面从强到弱的“选美”策略受经济预期和板块beta影响较大,在当前环境中仍有压力,从确定性强、实现置信度高、安全边际充分等因素出发,高股息策略仍应是银行股投资的主线思路。除大行A股之外,在兼顾业绩持续性和分红确定性的基础上,银行板块高股息策略进一步深化、扩散的三大方向:1)在A股寻找股息高、业绩强的标的;股息和估值错位、业绩有底的标的。2)高股息银行H股。3)港股高股息的国际大行。此外继续推荐A股绩优标的。

中金公司:A股修复行情可能仍未结束,当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我们认为虽然不排除经历持续反弹后投资者情绪短期再度出现反复,但结合上述变化叠加A股当前偏低估值水平,A股市场自2月以来的修复行情可能仍未结束,当前A股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有科技进步预期驱动及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催化下的 TMT 领域中期仍有望有相对表现;新能源等绿色板块重点关注近期产业政策的边际变化,有助于扭转投资者预期;地产链近期事件性因素较多带来阶段性表现,但持续性需关注政策落地力度及节奏。

华泰证券:市场或进入小歇脚期,红利仍是底仓首选

当前位置下市场或进入小歇脚期,原因或在于支撑反弹的是体感上有温差的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与待接力的边际增量资金,市场突破关键点位或需要政策(持续性及强度)与内生动能(盈利弹性或产业周期)的双管齐下,增量资金更多的则是水到渠成。市场下行风险随着资金面风险释放及一季报落地而减弱,但考虑到偏弱的金融数据或对风险偏好修复形成扰动、政策预期待催化,市场或从反弹进入小歇脚期,对应板块轮动的行情仍会持续。

配置上,红利仍是底仓首选,当前在板块内部、A/港股间做高低切换,战术配置出口与产能减压两个景气主线。4月金融数据偏弱,M1同比转负、M1-M2剪刀差回落放缓指示哑铃型配置仍具备一定持续性与必要性,考虑风险偏好修复或遇波折,中期维度红利仍是底仓选择,边际上重视Q1财报的增量信息:1)红利板块内部、A/港股红利板块间做高低切换,考虑性价比、仓位等,关注银行、交通运输、港股公用事业、港股银行等板块,2)考虑出口与供给减压两个今年以来的高胜率景气策略,挑选ROE止跌或改善、库存/产能周期角度具备机会的中下游出口链(家电、纺服、商用车、自动化设备)、生物制品、光学光电、农业等板块,3)主题板块或仍有演绎,关注合成生物/顺CPI/设备更新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